|
||
文庙特点: 1.孙敬学堂精神核心所在 2.孙敬学堂学童参与祭拜先师的场所 3.孙敬学堂学童结业拜师场所。 尊敬的各位家长和小朋友,欢迎大家来到孙敬学堂古私塾·文庙。文庙位于学堂西北方向,文庙中供奉有先师孔子;先儒董子;先贤孙公讳敬。位于文庙中央的便是先师孔子,左边的这位是向汉武帝上书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先儒董子,右边的是“头悬梁”的主人公先贤孙公讳敬。 先师孔子上方的牌匾是“万世师表”,“万世师表”语出《论语·为政》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也。”到三国魏文帝称赞孔子为万事千秋的老师和表率。到清朝时,康熙皇帝亲自写了楷书的匾额“万世师表”下诏挂在孔庙大成殿梁上,从此,人们便称颂孔子是“万世师表”。 先儒董子上方挂的是“阐道醇儒”,董仲舒天资聪颖,自幼刻苦好学,以悉心研究《春秋公羊传》出名。创立了新儒学。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,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并确立儒学为国家政治学说。从此开两千年中国社会奉儒学为正统思想之先河,历代帝王称他为“阐道醇儒”,世人称“董二圣”。 先贤孙公讳敬上方挂的是“博学鸿儒”。博学鸿儒是指学问丰富渊博的学者。先贤孙敬,字文宝,信都(今衡水冀州市)人,年轻时勤奋好学,常常是废寝忘食。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,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:找一根绳子,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,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,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,头一低,绳子就会牵住头发,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, 马上就变得清醒了,再继续读书学习。此后,他每天晚上读书时,都用这种办法,发奋苦读。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,使孙敬饱读诗书,博学多才,终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。 文庙作为孙敬学堂的精神核心,承载着祭拜礼仪、释菜礼、释奠礼等祭祀拜师礼仪。 释奠礼是祭祀礼的一种,它是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,后成为国家和社会祭祀孔子的一种公祭形式。释菜礼是古时每月初一在文庙进行拜祭先师的礼仪。每逢十五孙敬学堂全体师生要行“朔望行香”之礼。 最后提醒大家的文庙规矩:进入庙门的时候不要踩门槛,面向神位站立要恭立,不要用手去指指点点,亦不要大声喧哗嬉闹。通过这样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形式,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“尊师如父”的时代,在祭祀先贤的同时,更是对自身的一次洗礼,让参与祭礼的学子、观礼的老师同学和社会群众一同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庄严肃穆。 |
||
|
||